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它 > 正文

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

作者:中国电子报 来源:RFID世界网 2005-07-15 10:18:28

摘要: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

关键词: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0篇]  

   编者按:

  作为未来十大技术趋势之一,RFID(无线射频识别)成为电子信
息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于成本、标准等问题,RFID技术和电
子标签目前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为此,我们特邀请业内专家和主要
企业代表,围绕RFID技术、产业、应用、标准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
探讨,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对我国RFID的推广和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全球市场稳步发展

  由于成本、标准、产业链及示范工程等原因,RFID在中国出现"
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及全球RFID的市场和发展
现状?

  王书军

  RFID在中国应该还在起步阶段,RFID进入中国企业和政府产业管
理部门是从今年4月22日EPC与物网论坛开始的,在7个月内有那么多
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关注这样一个产业的发展,应该说由EPC
引发的RIFD发展已经非常快了。我们认为,全球RFID的应用还是在一
个比较正常的道路上发展,国内一些WALMART制造商在积极配合应
用测试,主要是因国家标准没有发布,这些企业不想在中国做违法的
事情,所以在推迟测试和实际应用。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全
球除美国以外许多国家遇到的问题。

  秦刚

  RFID市场,尤其是中国的RFID市场,正处于稳步向前发展阶段。
就全球而言,麦德龙、沃尔玛、敦豪及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都在进行
一些重大项目。2004年还有一些新项目开始设计。在中国,某些投资
者对RFID价值链非常感兴趣,现在,他们不仅停留在研究可行的投资
机会上,而且真正投入并参与了一些重大项目。

  关涛

  RFID迟早将成为市场的宠儿,是我们这些投身其中的“运动员”
执著的信条。
  因为RFID所固有的超过现有其他技术的特性是有目共睹的,而这
些特性所带来的广阔的应用也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
到,任何技术被市场广泛接受都是需要经历长短不一的考验的,这种
考验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投资人关心的投资收益
(ROI)方面,RFID也一样如此。
  目前RFID在中国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就是目前市场对RFID
考验的结果。这种结果是由目前相对于大多数应用的较高价格、相对
于大多数应用的尚待完善的性能及尚待协调的标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
用产生的。目前的现状只是RFID最终走向成功的必经阶段,未来不可
限量的光明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汤晟

  RFID是21世纪十大创新技术之一。国内市场还处于启动期,产业
链不是很完整,主要表现在封装、机具和中间件环节等方面。目前主
要项目规模都比较小,处于试探性阶段,大规模客户项目尚需时日。
国际市场处于成长阶段,产业链基本完整,大项目和大客户需求已经
启动,如walmart,DHL,SAP,IBM等。我们认为国内市场和国际
市场启动的差距是3年。

  刘以非

  全球RFID的应用在早几年已经兴起,主要集中在军队、机场、港
口、畜牧业、运输和物流等领域,这方面成功的应用案例可以列出一
份长长的清单,大家对此也有所耳闻。
  我国几年来在许多领域也成功导入了RFID应用,主要是高、低频
范围。以我们复旦微电子高、低频芯片及成卡的销售来说,已涉入城
铁、公交一卡通、医保卡、校园一卡通、驾驶员卡、入场门票、压力
容器管理等领域,这方面成功的案例也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我
国在高、低频应用上,我们认为,并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而是正在全面普及应用阶段。
  所谓的“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是指RFID超高频(UHF)产品的
应用。这里需要首先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RFID技术并不仅指超高
频技术,高、低频也是RFID技术的组成部分。RFID技术并不是频段越
高越好,它取决于具体应用,各频段产品互相不可替代,有些应用需
要超高频与高频或低频共同完成,这取决于用途、物理环境及成本等
因素。
  目前国内超高频的应用虽然“不叫座”,但总是有了“叫好”的
氛围,这意味着市场基础已经得到良好孕育,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
的开端。未来的几年,中国RFID应用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王东

  由于RFID的大规模应用涉及到成本、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等诸多因
素,这些因素制约了RFID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叫好不叫
座”的情况,但这是很多新技术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一项
新技术从开发、成熟到大规模推广应用都需要一个过程。

  张革军

  如果按照非物流领域、物流领域的应用来划分RFID技术与应用的
发展现状,RFID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主要集中在非物流领域,
在非物流领域的应用,各个频率的技术都已经成熟,用户的投资收益
模型也清晰明确,有很多应用案例可以支撑,包括:125K———广泛
用于门禁等领域;13M———广泛用于各种票证防伪;915M———广
泛用于车辆识别等。
  在物流领域,目前在技术实现、用户应用模型、投资收益模型等
几个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包括:采用哪种频率的技术;如何保
证读取率(速度、数量、标签的位置等);如何结合用户现有的系统,
真正提升用户的使用模型;如何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如何实现上下
游信息共享,实现EPC与物联网。

  董学耕

  RFID、EPC和物联网是近年来出现的物流信息及运营管理的最新
技术。
  对于RFID,尤其是物联网,研究机构的市场预测十分鼓舞人心。
例如英国ARC顾问集团预测,RFID到2008年的全球工业生产总额将达
到37亿美元,是今年总额约1亿美元的36倍;Q.E.D.Systems预
测,到2009年RFID年均增长30%-35%。所谓“叫好”正是基于这种预
测。
  不过,这一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所谓“不叫座”其实还谈不上。
全球主流芯片厂商如德州仪器、英飞凌、飞利浦,IT厂商如
  IBM、微软、思科、Sun、SAP等都积极介入了该产业,该领域的
主流厂商如Checkpoint、Alien、Symbol、Tagsys等都有
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在美国RFID标签已供不应求。
  作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之一,中国是RFID巨大的应用市场,中国
的举动(如在标准等领域)至关重要。不过中国本土的供给市场还十分
稚嫩,处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初步应用阶段,潜力巨大。

    2005年是中国市场关键年

  2004年,RFID市场没有预期发展那么快,您对2005年RFID市场发
展情况有怎样的预期?

  王书军

    EPC GLOBAL计划2005年将EPC RIFD的标准提交国际标准组织(ISO),
这是解决全球在推动RIFD应用标准障碍问题上的一个利好消息。
跨国零售企业推动的RFID应用应该在2005年6月达到一个高潮,那个
时候是检验RFID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点。国内RIFD的应用在明年
也应该有一定的表现,在物流、资产管理、工业生产控制领域应该有
一些应用。
  但是RFID潜在的产业机会能否给国内IT产业和芯片产业带来发
展,还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中国要在全球RFID发展中找到机会,
一定要结合我国RFID相关产业优势去发展,不可以盲目发展。

  秦刚

  未来几年,会有大量试验体系投入运行,随之将为半导体产业带
来某些特定产品的大量订单。主要应用包括动物识别、物流(供应链
追踪和管理)、压力容器追踪、高价物品、奢侈品防伪及管理等。从
应用领域来看,还将从封闭系统扩展为开放系统,从单一国家或地区
延伸至全球范围。

  关涛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2004年的RFID市场发展没有那么快。
如果我们提到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话,我们将毫不怀
疑2005年将沿着以往的经验继续对RFID在不同的应用上进行探索和确
认。
  国内已经经过市场认可的应用将会在同类市场中扩大应用,而国
外跨国零售商的试验进展仍然是被业界高度关注。我们相信,无论是
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的应用将首先得到确认和
扩展。

  汤晟

  相对2004年,2005年国内市场热度将有所上升,同时实际项目将
启动一大批,但是项目规模不会很大,将控制在几十万标签使用量的
级别,主要项目需求点会集中在门禁系统、票务系统,仓库管理、车
辆牌照管理等方面。
  这些项目需求的特点是:位置固定、实施点集中、与其他环节管
理相关性不大,但内部管理复杂度大、政府监控要求强烈。只有具备
以上一些迫切和低风险的特征,RFID项目才有可能启动。

  刘以非

  2005年对于中国RFID市场是关键的一年。在国产化产业链建立起
来后,各领域的应用将会很快铺开。就复旦微电子而言,目前,来自
政府和企业的许多项目正在开发中,比较迫切的需求是在物品防伪、
危险安全管理方面。如,军队物流、建设资产和建材管理、港口、全
国危险品管理、香烟专卖等。

  王东

  在2005年,中国RFID市场可能还会处于概念炒作期,描述美妙前
景的比踏踏实实做应用和开发的要多。但一些系统集成商将会结合行
业应用,为企业提供RFID应用解决方案,一些企业或研究机构将会尝
试性地进行RFID应用,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RFID演示中心将会建成。
但2005年国内不太可能出现RFID的规模应用。
  在2005年,沃尔玛等国际巨头的RFID应用将会大规模进行,其进
展值得期待。

  张革军

  在物流领域,2005年与2004年相比,有所增长,但是不会太大。
在非物流领域,市场将保持稳定的增长。但是市场规模不会太大。

  董学耕

  总的来说,RFID市场前景诱人。不过,RFID的应用还存在成本
(不仅是标签成本,还有整个实施的成本)、标准、隐私等问题。但就
目前包装箱和托盘水平的应用来说,标准、隐私等已经不是问题,主
要的瓶颈在于成本和整个应用的价值链还不够完善。
  采购大户对RFID的强力推动,对多数供货商而言是有苦难言的。
因为RFID固然可以做好货物流程管理,但目前投资成本仍然太高,所
以他们多半只愿意以最少的投资达到要求,来想办法维系沃尔玛、DoD
这些大客户。
  实际情况是:德国最大的零售商Metro原计划今年11月其前100
家供应商开始实施RFID,结果目前实施的只有其中的20家,DoD不得
不将实施时间从2005年1月1日推迟计划到2月-4月,也已有研究机构
认为Wal-Mart也将会推迟计划。
  但是应用已经开始。在美国,标签供不应求。应用、示范,将是
RFID最强有力的推动力。因此,2005年的RFID市场将步入快车道。

    制订相关标准是发展核心

  中国发展RFID,在产业政策、标准等方面,您认为相关主管部门
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撑环境?

  王东

  (1)标准制订———应该对国际上RFID的发展形势进行实时跟踪,
面对国际上三大标准之争,中国必须把握利害关系,取其精华,使其
中国化,应该尽快出台中国自己的RFID兼容标准,特别是频段标准和
编码标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对于通信协议等强调互联互通的标准,
应该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对于应用标准,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地制订。
  (2)应用示范工程———以现代物流业为应用突破口,建立集国
内外电子标签、天线、中间件、读写器和网络构架等产品和应用技术
的应用示范工程,积累应用经验,以应用推动我国电子标签产业化的
发展。
  (3)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有关RFID的技术和产业化政策,协调各主
管部门的工作,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形成合力,推动我国RFID技术和
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涛

  我们认为RFID在中国应该能够被更为广泛地使用。尽管由于国内
市场集中度低下,劳动成本低使得大多数的厂商对RFID在本地零售供
应链市场的表现看空,但是RFID在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方面将会起着
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相关主管部门除了加紧订立标准,制订促
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之外,不妨也自己运用或鼓励相关组织采用RFID技
术对社会加强管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汤晟

  我们认为,相关部门应当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对于RFID相关产
业作战略布局并指定企业培养。标准要务必力争国有,产业政策要内
外有别。

  刘以非

  核心问题是标准。中国RFID产业盼望政府部门尽快制订出适用中
国又兼容国际主流标准的国家标准。各行业也应制订出各自的二级标
准,在此基础上兼顾行业间的衔接,为RFID全面应用搭建好平台。同
时,政府部门也应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便更好地引导、
扶持、推动中国RFID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秦刚

  目前RFID在中国正成为一种趋势,飞利浦作为业界的领导者,在
这一产业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非常清楚,我们还处于这一
漫长的产业链的起步阶段,我们现在明确的战略是“与射频识别产业
链上的领先者结盟”。我们还积极支持中国所有的政府标准化工作,
飞利浦被认可为全球领先的标准化参与机构。我们已经整装待发,进
一步投资这一方向,并坚信,这些努力会带来积极的成效。

  董学耕

  标准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的中国标准才是有生命力
的。
  政府采购是中国企业的机会。采购推动应作为扶植民族产业发展
的重要战略。例如身份证、市民卡等,借此给中国本土企业以机会,
形成集成的解决方案,包括芯片、软件等方面。

    企业应积极介入RFID市场

  现在中国企业介入RFID是合适时机吗?企业在RFID发展中应该采取怎样
的发展策略?

  王书军

  对于IT相关企业来说,现在介入RFID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IT制造企业,他们可以从解决自己企业生产和销售需要出
发,然后过渡到解决方案提供商,现在是最好的介入机会。
  对于许多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在介入RFID时一定要谨慎。RIFD
现在主要解决的是自动数据采集的问题,中国人力成本较低,自动化
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也较低,而现在RFID的投入还处在一个比较高的
水平,所以在实施RFID项目时一定要遵循小步快跑的思路,要找到自
己需要RIFD解决的问题的准确需求,然后做好试验,才可以规模启动。

  秦刚

  现在是中国企业介入RFID的合适时机。我认为,加入这场技术变
革为时未晚。我们可以看到,RFID产业很长的价值链中,某些方面还
不完善,或者不够坚实。大家都知道,Mifare(非接触智能卡)已
经成熟并非常普及,因此很容易在中国应用和集成。为什么呢?因为
我们拥有许多成功案例,我们有上亿张Mifare卡在中国使用。此外,
我们拥有许多很好的合作伙伴,从芯层、卡生产商到OEM读写器提供
商、系统集成商,再到系统运营商及服务提供商。RFID与Mifare相
似,同时拥有其自身特点。例如,标签装配形式需要更灵活,不仅标
签本身要灵活,不同应用还要拥有不同的尺寸,以及各自的抗环境干
扰要求。就H/W支持而言,读写器设计应该考虑更多因素。针对某些
具体项目,系统集成商应该提供特定的技术支持。迄今为止,中国缺
乏许多合格的价值链合作伙伴。某些项目即将展开,可以说时机正合
适,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的Mifare经验的企业,以及那些拥有特定
业界背景(物流、防伪及特殊通行证等)和良好的政府关系的企业。

  关涛

  任何情况下早期介入一个有着光明前途的事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的,只是介入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我们斟酌。处于RFID不同供应链上的
企业应该根据各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和欲实现目标情况制订发展策略,
进行战略规划。

  汤晟

  是合适的时机。关于企业策略,我们建议:对于使用RFID的用户
企业,建议谨慎和稳健地实施项目,主要针对需求迫切的领域做试验。
对于提供RFID方案的企业,建议积极实施,积累需求经验,以小项目
说服未来的大客户,因为实例是新兴市场的催化剂。对于提供RFID核
心技术的企业,建议积极储备各种适应性强的技术,研究开发新的、
能降低成本的技术,同时对标准和专利要提高重视程度,以免被跨国
公司垄断未来利润。

  刘以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指的是企业管理。
RFID虽然能给企业带来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如果管理不到位,企
业将享受不到RFID带来的益处或者这种益处会大打折扣,企业必须要
定义出某一程度的新的流程才能真正利用和发挥RFID技术优势。如果
你导入了RFID却仍然以5年前的方式工作,那就毫无意义。企业需要
完善自身的管理、与上下游企业衔接的管理、行业内部的管理,这部
分工作做好了,就是导入RFID合适的时机。

  董学耕

  按照采购巨头的日程表,目前RFID的大规模应用还没有直接到达
中国企业,但从前100家供应商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并不遥远。应用
拉动市场,中国各行各业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物流企业等必须积
极应对,做好准备,拥抱RFID。
  从RFID技术、产品供应方来看,现在是积极介入的最佳时机,不
要错过。首先,中国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其次,中国在系统研发、小
规模应用、标准研究跟踪等方面并不落后。第三,对于芯片、印刷、
读写器以及IT厂商,RFID是重要的战略方向,是新的增长点。第四,
RFID也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
  对于应用企业,包括制造、分销、物流等公司,我们的建议是:
鉴于条码仍将继续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条码或者二维条码用得很
好,没必要强行上RFID,但未来将属于RFID,对此不可漠视,而要做
全球市场的玩家,积极筹备上RFID(调查采购方的要求、选择技术供
应方、内部培训等)。

  王东

  现在是中国企业大力发展RFID及EPC技术的最佳时机。早在2002
年Gartner设计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列出了21项今后将改变世界
的技术,RFID技术占据了2个名额。其中基于RFID技术的Auto-ID
/EPC技术正处在技术启动阶段,预计在2004年到2007年间将进入
规模普及阶段。
  目前,RFID技术正处于爬升时期,世界各国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以及产业化开发方兴未艾。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跟踪世界
RFID技术的最新发展,尽快突破电子标签产业链关键技术,加快RFID
及EPC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以使我国在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处
于世界先进水平。

  张革军

  各个企业对投资收益有不同的期待,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企业的策略是:推动物流领域的应用,通过建立各种应用试
点,积累各种必要的资源,与市场同步成长。继续扩张非物流领域的
应用,扩大市场份额。

    加快建设完整产业链

  RFID产业链包括芯片、天线、封装材料、读写机具、系统集成等
环节,目前中国RFID产业链处于起步阶段,您认为产业链应该如何建
设才能更快推动该行业发展?

  王书军

  我认为,除芯片以外都可以启动,尤其在天线研究、读写机具国
产化、应用解决方案上应加大投入,加快RFID应用的培育,包括培训
和试点工程。
  由于RIFD早期应用和数据自动采集与自动化控制联系比较密切,
国内应用早期以重复标签应用为主,标签的成本不是制约国内应用的
障碍,降低读写设备的成本,完善读写设备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是要先
解决的问题,产业链的发展要与应用密切挂钩,而RFID应用在越大的
尺度下应用越能发挥优势,在推动规模应用试点中,还要发挥政府部
门的协调和杠杆作用。
  对于由国际零售跨集团推动的应用,给标签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
的机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国际零售跨集团的供应商多数是外国
企业,在中国的代工企业也以外资企业为主,我个人对中国制造有一
个认识,MADE IN CHINA应该是MADE IN CHINA BY FOREIGN ENTERPRISE
更确切一点,国外在中国企业应用RFID过程中,基本上是国际集中
采购模式,如果中国的RFID产品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没有优势,加入
竞争并不会因为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之一而带来多少优势。

  秦刚

  正如许多产业都存在起步、成熟到衰退的不同阶段一样,RFID价
值链的形式、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智能卡产业,起初价值链的
各方需要对客户进行许多培训,完全解决方案更受欢迎。随着越来越
多的项目取得成功,客户更容易认识并理解各方所提供的价值,从而
可以自行生产某些商品(如标签甚至读写器)。

  关涛

  上海华虹对RFID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和研究,并且针对国内的
应用市场也推出了一系列芯片产品。作为芯片供应商,我们当然希望
RFID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能够高效。我们希望国内的天线、封装材料、
读写机具、系统集成等环节的供应商能够持续加大对RFID的投资和培
育,并从日后不断成长的国内外市场上得到回报。

  汤晟

  我们认为产业链在国内不是很完整,应当采取政府和大企业共同
制订标准,大企业和客户共同研究和配合实施大项目的政策。只有在
项目和需求的带动下,相应产业才能够迅速被推动。

  刘以非

  我国电子标签技术正酝酿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包括标准的制订、
芯片设计、标签的封装(含天线设计)、识别系统(读卡机具)设计和制
造、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以及广泛的应用开发等。
  从RFID本身来说,首先急需制订出我们国家自己的标准,我们称
之为核心因素。其次,成本是制约RFID在国内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
称之为瓶颈因素。RFID的特性要求整个产业链必须同步发展,几个关
键环节有一个跟不上,成本都难以降下来。
  目前,我们复旦微电子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的远距离、超高频(UHF)RFID芯片和读写器系统解决方案,
这标志着中国RFID超高频产品的国产化已经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目前,
我们正在组织成立国内第一家RFID封装企业,这意味着从芯片设计到
制造出电子标签成品将很快实现国产化。我们预计,在2005年,第一
张中国自己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将由复旦微电子及其合作伙伴生产出来。
复旦微电子致力于批量生产出只有国外产品三分之一价格的同类产品,
以此打破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使中国的RFID产品跳动起"
中国芯",同时,逐步进军国际市场。

  王东

  RFID电子标签产业链具有高技术的特征。RFID的产业链主要包括
了以下7个技术方面:标准的制订、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天线设计
与制造技术、芯片封装技术、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技术、系统集成和
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应用系统开发等。我国应该尽快突破电子标签产
业链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的电子标签产业链。
  (1)标准的制订
  尽快制订我国的RFID频段标准和编码标准,起草包括产品标识、
动物标识、防伪用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读写器等一系列应用标准。
  (2)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
  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超高频廉价标签芯片产品,
形成批量生产规模。
  (3)天线设计与制造技术
  采用高速电镀技术、导体墨水印制生产工艺,开发满足不同应用
的各类天线产品。
  (4)芯片封装技术
  在吸收消化国外流体自封装、震动封装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建立
一条低成本标签的芯片封装流水线。
  (5)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技术
  开发低成本能解读多频率且互不干扰的手持读写器,达到批量生
产规模。
  (6)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
  开发电子标签应用系统中间件,形成电子标签应用系统集成方案。
  (7)应用系统开发
  应用示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应用过程当中,我们能发现
技术的不完备和法律法规有待补充的地方,只有通过这样的应用示范,
提高可靠性,然后逐步地降低RFID的成本,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
行推广应用。
  我们应当以电子标签应用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建立基于电子标签
应用示范园区,推动电子标签技术在现代物流、制造业、安全认证及
防伪、集装箱通关运输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系列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标签产业链。

  董学耕

  可以两条路径并行。对于具体的地区、产业、企业,需要根据自
身的情况来选择。第一条路径,从某个环节突破。从整个产业的情况
来看,我们在芯片、中间件、后台软件等方面差距较大,一时难以和
国际巨头相抗衡。明智的选择可以是,在其他环节,例如封装、读写
器、系统集成等方面,找准某个切入点,集中突破。借助中国这一大
的应用市场来快速发展自己,但不能仅限于此,单点突破的生命力在
于要作这个环节的国际玩家,才有资格与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结成战
略联盟,成为价值链上的强者。
  第二条路径,集成地突破。芯片、软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软
肋,是政府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领域,发展RFID产业,是我国在芯片、
软件领域寻求突破的一大机遇。借助政府扶持,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中
国RFID产业链的集成突破。例如,中国公民将在未来开始使用采用RFID
技术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需要10多亿张启用RFID功能的卡片。这绝
对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张革军

  按照上述的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从而
导致产业链的环节也有所不同。
  面对物流领域,RFID产业链包括硬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
集成、咨询服务、互联网解析等等。在非物流领域,产业链要简单一
些。在不同的环节,中国产业成熟度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在核心的
芯片技术方面,国外有人才优势、先发优势,我们不一定要与之竞争,
不妨采用合作的策略。在整机设备、标签技术等方面,发挥国内企业
贴近市场、了解需求等优势,在产业形成初期,快速建立自己的竞争
优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中国发展RFID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书军

  由EPC和物联网推动的新一轮RFID应用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发展RFID
产业不会是一条轻松的道路。首先,由于RFID存在巨大的产业发展机
会,所以有非常多的国际企业在等待这个机会的到来,他们的投入也
是非常大的,所以在RIFD领域的竞争也会是非常激烈的。其次,RFID
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国际上发展了许多年,在标准化、技术发展和应
用需求的推动下,RFID应用开始达到规模应用的边缘,这项技术的应
用会以一种雪崩的方式推进。中国现在在标准、技术开发、应用市场
的成熟程度都低于国外的情况下,发展RFID产业决不会一帆风顺,机
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会。

  关涛

  谈到机遇,我们非常庆幸我们作为RFID项目的"运动员"
  能够生活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这不但是因为中国目前已经成
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物流供应链的顶端就在中国,而且因为中
国这个处于发展中的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和矛盾。所有这些给我们RFID的厂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应用环境。
  作为高速发展中的国家,未来几年里中国将迎来北京奥运会、上
海世博会,这将为RFID在门票、运动场、旅游点等管理应用方面带来
巨大商机。一旦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的RFID应用模式得到确认和推广,
身处各种不同类型产品供应链顶端的中国的本土RFID厂商无疑将会先
得地利优势。此外中国存在着许多特有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由于历
史等原因使整个社会信用度低下,从而给整个社会的高效率运行带来
了极大的阻碍,而RFID技术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
  但是尽管我们拥有以上这些将为RFID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机遇,
我们必须解决好许多问题,迎接更大的挑战才能把握好这些机遇。这
些挑战包括如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环境中保证RFID本身的性能,
如何与其他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进行竞争,赢得最终用户市场等等。

  汤晟

  机遇很显然,市场特别大,物品特别多,未来市场将是空前的。
挑战很多,最大的莫过于标准和核心技术的问题,标准的国有化和核
心技术专利的国有化,这两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能被国际跨国集团掌握,
否则中国RFID产业将会"很难受"。

  刘以非

  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令世
人瞩目。中国企业注重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尝到了现代管理手段
和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的益处。加入WTO以来,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
业基地之一,中国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已经与世界经济的发
展紧密相连。来自世界发达国家的RFID应用需求,使得作为供货商的
中国企业日益产生一种紧迫感。中国的信息技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
力和追求,已经步入世界前列。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发展自己的RFID
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成为RFID产业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RFID最终能为中国的企业带来多少益处,换言之,中国的企业能
否挥舞好RFID这把双刃剑,是一个最终的问题。这里边包括效益与导
入成本的核算,包括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包括减少劳动用工与社会就
业压力的冲突。能否将RFID产业与中国国情进行最佳的契合,是这个
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秦刚

  目前所有的RFID产品在市场上都随处可见,人们希望这些产品能
将行业引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个人认为,RFID市场最大的挑战是,目
前的试验项目之后,如何在他们真正进行RFID产品大规模生产之前,
向这些热情的客户验证你真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RFID价值链的各
方应该各司其职,为客户提供价值。在此,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而不是绝对的概念。例如,如果标签的成本和整个系统价格具有可比
性,并超越了客户的投资,不远的将来即可实现,RFID项目将会越来
越具有信服力。业界有时会出现"鸡生蛋,蛋生鸡"的矛盾,如"你
给我更低的价格,我给你更多的订单",但是如果没有量产,业界如
何能实现低成本?我认为,这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如何体会到价值
尤其是未来的价值的问题。

  王东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RFID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电子标签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关键
在于应用,作为现在以及未来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将是世界RFID应
用的最大市场,这个市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是难以估量的。例如,在
RFID标准的竞争与合作中,是市场的大小而非技术高低是争夺话语权
的主要资本,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理应成为标准的制订者,世界
应该正视中国的标准。

  董学耕

  除了标准、隐私等问题,RFID应用的瓶颈主要还在价格。只有大
规模的应用才能带来应用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就此而论,中国乃是大
规模应用的首善之区。
  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机遇:(1)由于中国在半导体设计、制造、
封装、测试产业的蓬勃发展,RFID研发应用产业将成为半导体产业新
增长点。(2)中国IT产业正大力发展,RFID也将带来IT更新、更深入、
更广阔的应用。(3)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之一,已是跨国公司的主
要产品生产基地,RFID的发展及应用,关系着企业全球供应链的效率
及企业竞争力提升,因此中国必然成为RFID的主要市场。(4)RFID
应用多元,可创新各服务产业的营运模式,并可促成服务产业的蓬勃
发展。(5)借助政府各项产业扶植计划及大型国家发展计划,将有效
推动我国RFID产业发展。
  挑战同样不言而喻:(1)对RFID供应商来说,中国是国际玩家抢
滩的重要目标,竞争激烈,中国厂商不能迟误。中国厂商并无先发优
势,是否能找准切入点并且形成突破并非轻而易举。中国厂商缺乏国
际化经验,要成长为国际玩家还难题多多。(2)对政府主管部门而言,
目前主要由美、欧主导的RFID应用,如何借助相关政策,促动中国的
产业发展,绝非易事。(3)对RFID应用而言,中国企业并非主动,而
是应手。来自采购方的压力迫使中国企业上RFID,而RFID系统的采用
和诸如ERP等系统一样是系统工程,必须慎重为之,否则就会面临"
不上是等死、上是找死"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必须明确,RFID解决的是物流、生产等环节中的数据
自动采集问题,并非万能,需要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才能充分发
挥效力,要防止一哄而上,防止泡沫。

  张革军

  尽管国内的物流领域管理水平较低,但是受到第三方驱动力的要
求(沃尔玛为主),制造企业在将来的某个时段必须采用RFID技术。而
中国恰恰将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市场潜力将是最大的。而且中国
在RFID产业方面,一些核心技术还比较落后,但是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在某些产业环节迅速积累,建立竞争优势是可行的。
  挑战是普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各自为战,国内力量的合作意识
较差,即使部分方面有了突破,由于缺少诚信合作,也难以形成合力
的优势。
1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电子标签离中国制造业还有多远

下一篇:智能标签和票据的RFID技术简介及案例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0篇]  

    成功应用: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0篇]  

    解决方案:解读产业链发展 纵论RFID未来[0篇]  


    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