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它 > 正文

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

作者:新浪 来源:RFID世界网 2005-05-22 10:18:28

摘要: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

关键词: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0篇]  

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课题组在深入分析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和北京市的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本文为第二部分:"突破:我国企业自主信息技术标准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突破:我国企业自主信息技术标准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

  一 我国自主信息技术标准现状和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与世界尤其是欧美、日本等法制标准规范健全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在世界通行的规则运用中,依然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国际规则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决策能力基本尚处于初级的学习阶段,因此很难起到有效的保护民族产业的作用。统计资料显示,在现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多项国际标准中,99.8%由国外机构制定,而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

  TD-SCDMA是我国标准的里程碑,2000年, TD-SCDMA正式成为3G的三大标准之一。但之后的研发、推广、商用,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研发人才的缺乏、资金不足、业界承认度低,商用化进展缓慢。

  WCDMA已经在日本投入实际应用,CDMA2000也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与前两种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超过百亿美元的巨款相比,大唐在TD-SCDMA研发上不足2亿美元的投资显得杯水车薪。

  在继TD-SCDMA之后,包括Linux、数码相机、闪联、IPv6、AVS、RFID等行业都先后由信息产业部或相关机构牵头制定了中国标准。

  2003年7月10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12家国内业界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信息企业发起,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主导的"闪联"工作组正式成立。

  由于"闪联"的开放型,一些国际IT巨头也在谋求与"闪联"的合作。

  原计划强制实施的国家WAPI无线网络标准,在以INTEL公司为首的美国商业巨头的反对和布什政府"停止对华芯片销售"的威胁下,被迫无限期推迟实施。2004年4月22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华盛顿宣布,中方同意美方提出的要求,不在6月1日最后期限到来之时强制实施WAPI技术标准,并将无限期推迟实施WAPI技术标准的时间。

  回顾我国的标准征程,只能说任重道远。企业在自主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研发力量不足,国际上一个标准的研发,往往聚集了全球的优秀人才,而我国标准研发的力量显得很单薄;资金不足,上述大唐投入研发的资金只有另外两个国际标准的十分之一;推广的经验欠缺,没有处理好国内国外各利益集体的关系,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和战略同盟,致使推广的阻力太大;政府部门没有做到整体协调,造成部门分割现象严重。

  二 制定和推广信息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

  1 足够的市场支持

  如果没有市场的广泛支持,那么标准就只是个空架子。标准的应用首先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IT标准的建设必须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同时,标准的确立和推广也必须要有市场的支持,所以,IT标准充分体现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以我国的TD-SCDMA为例,TD-SCDMA有我国巨大的通信市场做后盾,才得以成为世界三大标准之一。

  中国的一个通信市场,扶起了2G时代的GSM、CDMA以及PHS三种技术标准;中国的一个通信市场,造就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移动通信产业跨国巨头。诺基亚的成长颇具说服力:1994年,弱小的诺基亚借力中国移动网络从模拟转向数字的机会,迅猛成为通讯领域的世界巨头。

  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潜力有多大?粗略的估计,是东扩后欧洲的3倍,美国的近5倍,日本的10倍。也有人作过统计:中国目前一个月内新增电话用户量超过世界一半以上国家的总人口量,一年内新增电话用户量超过世界90%以上国家的人口总量,接近日本的总人口量。

  GSM和CDMA所以形成目前的差异,中国具有关键的作用:不难假设,如果在发展数字移动通信之初,中国首先选择了CDMA技术,那GSM就不可能在2G时占据现在的优势。PSH,即小灵通,是日本的技术标准,在日本并不怎样成功,到了中国,却在一片"落后技术"的喊杀声中闯了出来,到2004年底,我国已经达到5000万的用户数量。目前,全球已有1.32亿的3G用户,3G市场正在被启动。中国移动用户已经达到3亿,据测算,中国3G市场可能带来网络基础设施销售总额超过5000亿,终端设备的销售总额也将达到这个数字。

  由于超级庞大的国家宏观发展潜力,中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利于制定世界技术事实标准的国家。由于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在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几乎可以说中国的事实标准就是理所当然的国际标准。

  我国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再加上我国在制造领域的优势,是我国制定、推广自有标准的优势所在。

  2 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

  技术专利是标准的组成,如果没有专利,则自有标准无从谈起。但是科技、研发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我国民用高科技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封闭阶段,我国民用高科技发展缓慢,而且与全球高科技的分工和竞争相隔绝。我国高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民用高科技处于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下游和低层。

  发展阶段,我国民用高科技在引进和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竞争的焦点是产品的竞争,中国企业凭借本土优势获得空前发展:中国PC发展迅速,成为亚洲最大的PC机市场;家电行业凭借低成本和低价格在世界家电市场占有重要席位。

  这一切,归功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不可否认,该战略实施10多年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

  3 核心企业的业内号召力

  企业联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制定标准的主要形式。可以说,运作联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心和实质,而标准文本只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我国IT企业总体来看,发展时间短,实力与国外公司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单个去抗衡,去制定、研发、推广自有标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考察国外的经验,不管是行业巨头,还是新兴公司,大多采用了企业联盟的形式来联合主导标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如果能具备组建联盟的号召力则会更有利于标准的运作。

  以闪联标准为例:闪联的诞生和目前的成功深刻说明了联盟是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推动力。闪联理念首先起源于联想研究院研发的关联应用技术战略。最早的想法是让联想自己的设备互联互通。后来,联想与国内信息设备制造业的顶尖公司——长城、TCL、海信、康佳等公司高层沟通,因为3C融合已经被业界广泛接受,联想提出关联应用的理念,受到这些企业高层的广泛认同,甚至他们也都在这个方向和领域拥有独立的创见。于是一个企业级的标准发展成为产业标准。

  4 合理的联盟运作机制

  标准的制定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应该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了解和参与,一项标准应该是在大家的广泛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中逐渐成熟起来的,闭门造车,阻碍其他伙伴了解自主研发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最终是站不住脚的。同样,一个联盟要能顺利的组建,高效、规范的运作,需要相应规范的机制。

  在行业联盟组建之前应该要有一个章程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外围企业必须同意章程才能加入联盟;联盟内部应成立各个专业部门,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有的负责标准的市场应用与推广等;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组建相关的部门或专业组负责利益的协调工作。

  例如闪联内部有三个小组:技术小组,知识产权小组,市场小组。研究组里只有技术的开发,在闪联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的应用,在宣传上也统一合作,由新闻发言人这样的制度,市场小组负责市场的协调,比如联想和康佳签订了保密协议来保障,通过小组内的协调来保证利益的平衡。

  5 推广标准的国际化眼光

  标准的商用化与标准的制定同样重要,标准如何推广,涉及博弈双方或多方最直接的利益,直接影响到一个标准能否"顺产",如果能兼顾各方利益,平衡国内与国际、上游和下游的各种关系,获得最大的承认度,化阻力为推力,无疑会使标准的实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许多国际标准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结果,譬如POWER PC芯片是IBM、苹果等6家公司共同推出的,他们都做计算机,但在芯片上就可以合作。许多跨国公司在制定自己标准时也会支持别的标准,他们看重的是市场。否则,堵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标准首先是市场的行为,所以在推广标准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让市场选择标准,国家什么时候颁布标准,那要看有多少企业愿意用这个标准,有没有产业化的前途,最好能有一个相关产品的试产、试销、试用过程,即使是自有产权的民族标准,也需要考虑起市场接受度,商用的难易度。

  第二,对其他国际主流标准兼容并蓄,以AVS来说,AVS是按国际开放式规则制定的,基于AVS 的"凤芯一号"具有"双模"特征:既支持中国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AVS(草案),又支持国际最新标准MPEG-4 AVC/H.264。目前AVS已拥有国内外会员单位109余家。可以预见,AVS实现后会是一个新的国际标准,而非一个与国际主流标准对立的标准。

  三 我国企业自主信息技术标准的战略和策略

  1 发现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

  目前整个信息与通信产业都在经历巨大的转型,这给我们这个信息大国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如果国内企业能够抓住这个趋势,在各个领域能制定几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就能够改变目前信息产业受制于人的状况。

  电信领域,移动通信网络正由2.5G朝3G转变,窄带通信朝宽带通信转变,有线接入朝无线接入转变。网络领域,互联网正由IPv4朝IPv6转型;网格迅速发展,应用框架正从WWW网络朝GGG网络转型;无线射频技术(RFID)和电子条码技术正在形成"物联网"。软件领域,软件朝网络和应用转型,出现中间件和应用平台,同时面向构件的复用技术开始兴起,LINUX软件体系迅速发展。硬件领域,通信芯片和其他专用芯片前景很大、从32位过渡到64位计算技术。同时,多网融合,网络融合开始形成关联增值产业。

  如果能准确把握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就有可能在某个新兴领域迅速占领市场。

  2 积极吸纳合作成员,组建最广泛的联盟

  WTO之后我们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以单个企业与人家的整条供应链来竞争。因为在跨国公司主导经济发展的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和固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做生意,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竞争格局,所以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有什么意义,更多地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

  当前行业联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成为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推动力。国内企业制定和推广信息技术标准的经验表明,组建行业联盟,以信息技术企业为主导,采用开放的工作原则和运行机制,顺应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国内外企业分工协作的整体优势,推动了信息技术标准的产业化。

  3 坚持开放原则,争取市场最大认同

  一个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标准,降低准入的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到标准里来,共同推动标准的进程。从国内制定标准的方式来看,这一点可以说对标准的成败有着关键的意义。

  以"闪联"和AVS为例,始终坚持开放的原则,充分利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和联合的所形成的合力,一个信息技术标准,不仅设计软件和硬件,兼容和升级,还有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运行和管理提供保障,涉及到一个产业链所有环节,单凭一个或几个企业很难做到。

  4 和国外标准组织积极沟通,协调好竞争合作的关系

  国外的标准组织和巨头企业,现实上处于更强势的地位,对于标准的选择和主导具有与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制定和推行一个标准的时候,如果能保持和国外标准组织的积极沟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形成良好的互动,注重与国外标准组织合作层面上的关系,协调好竞争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承认度,对我们国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无疑将会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1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RFID应用在中国·金融篇(连载之一)

下一篇: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三)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0篇]  

    成功应用: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0篇]  

    解决方案: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二)[0篇]  


    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