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它 > 正文

索尼流NFC活用术,“一触操作”改变UX

作者:索尼公司小林秀树 来源:技术在线 2013-05-27 08:09:15

摘要:索尼从2012年开始为消费类产品配备NFC标签和NFC通信功能,目的是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UX),也就是充分利用NFC,使用户仅通过触碰就能完成想要进行的操作。本文以NFC在音响设备中的应用为题材,将分三次向大家介绍索尼的UX举措。

关键词:索尼[1篇]  NFC[58篇]  用户体验[0篇]  

  索尼从2012年开始为消费类产品配备NFC标签和NFC通信功能,目的是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UX),也就是充分利用NFC,使用户仅通过触碰就能完成想要进行的操作。本文以NFC在音响设备中的应用为题材,将分三次向大家介绍索尼的UX举措。

  2012年8月底~9月初,世界最大规模的家电设备展“IFA 2012”在德国柏林举行。展会开幕前一天,索尼在当地面向新闻机构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该公司社长兼CEO平井一夫介绍了新商品、服务和应用(图1)。

图1:发布广泛使用NFC功能的新UX 发布会上的情形和NFC的使用场景。

图1:发布广泛使用NFC功能的新UX 发布会上的情形和NFC的使用场景。

  发布会上,索尼重点介绍的内容之一就是基于NFC的全新用户体验。通过使智能手机“Xperia”相互触碰,或用Xperia触碰音箱、头戴式耳机,可以在照片和音乐等内容方面享受更多的乐趣。今后,不仅是音乐和照片,还将针对其他类型的内容提供同样的体验。索尼宣称要实现这样的世界。

  始于“FEEL”

  实际上,这种UX源自“FEEL”技术,FEEL是索尼在2001年11月举行的IT相关展会“COMDEX”的主题演讲上发布的(图2)。当时,索尼与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索尼CSL)正致力于关于设备间联动的直观用户界面(UI)的研究,FEEL正是该研究的成果。

图2:在COMDEX FALL 2001上公开的“FEEL”

图2:在COMDEX FALL 2001上公开的“FEEL”

  作为索尼和索尼CSL的共同研究成果发布的基于设备间连接的UI技术。

  在COMDEX上,索尼利用PDA(便携信息终端)“CLIE”和个人电脑“VAIO”演示了FEEL技术。用CLIE触碰VAIO后,会在VAIO的屏幕上显示CLIE的画面,可通过通信在两种设备之间互相传输图像。

  笔者当时也多少参与了这个项目。初次见到该UI时,笔者就感觉,今后个人电脑和电子产品的易用性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对其比较关注。如今,这种UI正通过NFC逐步实现。

  重视“连接”,推进标准化

  在面向外部发布的同时,索尼公司内部当然也在讨论应该如何将FEEL这样的技术配备到商品上。尽管当时已经拥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但在既没有NFC、又没有“Suica”和“Edy”的时代,要想将其配备到消费类产品上还存在若干课题。而且,光在索尼的产品间连接,也无法为用户提供便利性。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实现任何产品都能连接的世界至关重要。于是,索尼把FEEL技术作为NFC的典型应用,向索尼、皇家飞利浦电子(现为恩智浦半导体注1))、诺基亚于2004年联合设立的NFC论坛提案,并被采用为标准化方案。

  注1) 恩智浦半导体是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半导体部门独立而成的企业。

  通过NFC实现FEEL那样的体验时,最重要的是利用第一种无线通信方式——NFC(1st Carrier)交换用于蓝牙和Wi-Fi等第二种无线通信方式(2nd Carrier)的连接信息,确立2nd Carrier的连接。此时,对2nd Carrier的考虑非常重要。因此,索尼还开始与蓝牙和Wi-Fi各自的标准化团体——蓝牙SIG和Wi-Fi联盟合作。

  使用蓝牙的NFC连接切换已经完成标准化,索尼还在蓝牙SIG和NFC论坛的协助下,发布了面向开发人员的安装指南。参照该指南,产品开发人员可轻松安装基于NFC的蓝牙连接切换。

  为简化连接,NFC浮出水面

  在推进NFC标准化的同时,索尼集团最近几年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基于UX的产品制造上,并为此调动了整个集团的力量(图3)。索尼认为,对于UX,应该在追求商品、服务和应用各自的魅力的同时,从总体上给用户的感觉出发精心制作。

图3:思考UX应有形态的UX商品战略本部

图3:思考UX应有形态的UX商品战略本部

  各业务部的策划负责人聚在一起讨论什么样的UX能让用户满意。

  用餐厅打比方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如果一家餐厅每道菜的味道都不好,顾客肯定不想去这家餐厅。但是,如果这家餐厅有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氛围以及种类齐全的酒水,,总体给人感觉不错的话,就会有顾客愿意去。也就是说,硬件商品力当然很重要,但为了使硬件与其配备的应用和服务在联动时也能令人满意,以各部门合作为中心的产品制造体制更加重要。

  推进这种体制的是名为UX商品战略本部的部门。个人电脑和电视等各业务部的主要商品策划人员也都参与该部门的工作。这些商品策划人员每周会多次聚集在这里讨论什么才是好的“总体效果”,并制定执行计划,这是各业务部门单独无法完成的。然后将计划带回各自的部门,将其融入各部门的商品中,以这种方式推进产品制造。

  在这样的合作活动中,“能否利用NFC提高UX”的讨论在2011年春季展开。利用NFC是为了解决无线LAN和蓝牙等无线连接困难的问题(图4)。虽然最近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但普通人使用这种无线技术时仍存在一定困难。而另一方面,以无线技术为前提的便利应用和服务已经大量存在。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到这种便利性和乐趣。对如何消除这种障碍进行讨论后,最终得到的答案是NFC。

图4:无线连接有一定难度

图4:无线连接有一定难度

  如果是有线的话,只要连接线缆就能连接,而无线接口需要进行复杂的设定。

  其他公司的动向也对NFC起了助推作用。2011年5月谷歌在开发者大会“Google I/O”上宣布,将为安卓标配NFC的中间件。另外,微软也宣布从“Windows 8”开始为OS标配NFC功能。通过与其他公司的产品连接来扩大UX——将来,即使是从这一点考虑,使用NFC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NFC的标准化的效果终于显现了出来。

  为确认UX试制实机

  上文提到蓝牙和无线LAN的连接有一定难度,那么实际到底有多难呢?图5是索尼对此整理的相关资料,列出了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手机和蓝牙音箱的步骤。

图5:通过蓝牙连接产品的步骤

图5:通过蓝牙连接产品的步骤

  需要很多步才能完成智能手机和音箱的连接。

  首先,打开蓝牙音箱的开关。然后打开智能手机的屏幕,调出设定菜单,进入“无线和网络”,开启“蓝牙”,进行蓝牙设定。在设定中,必须从罗列的产品型号一览中选择目标产品并输入PIN码,这里面让用户感到混乱的内容较多,因此很多用户会觉得“还是算了吧”,放弃设定。

  图上只有8步操作,但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9步或10步操作才能完成。使用NFC的话,能否通过一次触碰就完成这些处理呢,索尼对此展开了讨论。

  基于NFC的一触式连接理论上应该能提供出色的UX。但只有制造出能实际体验的试制品试用一下,才能了解用户使用时是否好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商品开发过程中觉得还不错,但实际一用就意外地发现已经过时或不好用。因此,索尼试制了可站在用户角度体验一触连接的系统,为迷你音箱嵌入了NFC标签,并开发了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的UX与使用NFC时的UX的应有形态(图6)。

图6:通过试制品验证UX

图6:通过试制品验证UX

  改造了迷你音箱,在其中嵌入NFC标签,讨论了想要实现的UX。

  考虑“对触碰的期待”

  根据对试制系统的讨论,索尼开始定义触碰时的动作,也就是触碰时产品应该作何反应。实际开展这一工作是在2012年初。电视、个人电脑、音响、智能手机等商品的策划负责人聚集在UX商品战略本部展开了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用户利用智能手机触碰消费类产品是“希望这种消费类产品能实现用户想要的结果,也就是将用户自己的意思传达给产品”(图7)。

图7:考虑触碰时的反应

图7:考虑触碰时的反应

  需要在考虑触碰双方的产品状态的基础上编辑动作,而不是用统一动作。

  因此,从产品方面来看,梳理出用户触碰产品时有何期待至关重要。如果做出了用户不希望的反应,就会给用户造成麻烦,使用舒适感也会降低。本文虽然以音乐播放为中心进行介绍,但索尼拥有种类繁多的产品,因此,今后在思考NFC时,重要的是考虑用户对这种产品与产品的组合有哪些期待。

  图8汇总了用户在音乐播放中所期望的动作。图8(a)是最基本的模式,用智能手机触碰音箱或蓝牙耳机等设备后,就会连接音响设备播放音乐。从UX的评价来看,这种方式能消除此前因连接复杂带来的负面评价。

图8:讨论用智能手机触碰音箱和头戴式耳机时的反应

图8:讨论用智能手机触碰音箱和头戴式耳机时的反应

  考虑用户的意思,定义产品的反应。

  图8(b)的模式是用智能手机再次触碰正在播放音乐的音响设备时。此时,音响设备会停止音乐播放,切换回用智能手机播放。通过触碰实现了插入连接线后从音响设备发声,拔出连接线后恢复为智能手机播放的动作。

  图8(c)是在用音响设备播放音乐时,用智能手机触碰其他音响设备的场景。此时,会由之前连接的音响设备改为连接新的音响设备。设想的UX场景为,在回家途中用头戴式耳机听音乐,而回家后通过触碰家里的音响设备,在沙发上轻轻松松享受音乐。

  除此之外,还有图中没有提到的另一种方式。即“通过触碰获取内容”,这种情况发生在有A、B两部智能手机时。在智能手机A已经与音响设备连接的状态下,用智能手机B触碰该音响设备的话会怎样呢?此时,由于智能手机B向音响设备传达了想通过触碰连接的意思,因此音响设备会切断A的连接,转而连接B。设想的使用场景为,在多人聚集的场所,仅通过触碰就能共享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中的音乐。例如,朋友一起兜风时,轻轻一触就能让大家都听到朋友的智能手机中的音乐。

  索尼将上述与“听”相关的四项举动称为“One-touch Listening”,已经安装到音响相关设备上。

  采用带端子的NFC标签

  为实现One-touch Listening,音箱和头戴式耳机采用了索尼生产的NFC标签“FeliCa Lite RC-S710”(图9)。RC-S710基本只是标签,静态记录蓝牙的连接信息。用智能手机读取该标签上的信息从而实现蓝牙连接。

图9:产品中搭载的NFC模块的选择

图9:产品中搭载的NFC模块的选择

  由于具有将磁检测传递至产品的端子,因此选择了“RC-S710”。

  RC-S710与普通NFC标签的不同在于具备端子。边轮询边靠近智能手机时,RC-S710的天线会检测到磁场,可通过端子将检测信息发送到电源开关侧。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触碰自动打开音箱的电源(图10)。

图10:“One-touch listening”的动作顺序

图10:“One-touch listening”的动作顺序

  智能手机发挥NFC读写器的功能。检测磁场、打开音箱或头戴式耳机的电源,同时用智能手机读取NFC标签里记录的蓝牙连接信息,启动蓝牙连接。

  索尼在IFA 2012上共发布了四款配备RC-S710的One-touch Listening产品(图11),有两款音箱、两款头戴式耳机。只要是支持NFC的Xperia品牌智能手机,无需特意下载应用,只需一碰即可实现用音箱播放音乐等功能。当然,为了使其他公司配备NFC的智能手机以及在日本已普及的、仅配备FeliCa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也能连接NFC音响设备,索尼在“Google Play”上免费发布了“NFC简单连接应用”注)。

图11:索尼的“One-touch functions”产品群

图11:索尼的“One-touch functions”产品群

  在IFA 2012上发布的四款产品。

  注)“Android 4.1”以后的NFC智能手机可以直接连接。

  一触传图像

  在IFA 2012上,作为音乐用途以外的NFC应用,索尼还介绍并展示了“One-touch Sharing”和“SmartTags”两种UX(图12)。前者是通过使智能手机相互触碰来交换图像和URL等,后者是用Xperia品牌智能手机触碰NFC标签(SmartTags),将智能手机的设置改为符合当前TPO(时间、地点、场所)。例如,在车中触碰标签的话,可打开GPS,启动车载导航仪应用,而且可以连接蓝牙,设置为免提操作。而在以前,这些必须一个一个按顺序设定,而索尼提供的UX通过将标签信息和设置绑定在一起,能一下子实现适合当前情形的设置。

图12:基于NFC的新UX

图12:基于NFC的新UX

  传输图像的“One-touch sharing”,以及根据TPO进行系统设定或启动应用的“SmartTags”。(SmartTags没有日本上市)

  随着Windows等有着丰富的GUI的OS的普及,如果个人电脑的画面上部有菜单,用户就能明白“这是菜单”。但由于NFC才刚开始导入,即使触碰的位置有标志,用户也想不起来这里就是触碰位置。

  索尼打算,通过推出支持NFC的产品,使基于触碰的UX实现普及。另外,索尼认为,随着微软、谷歌等各种行业使用NFC的企业不断增加,用户将在主观上了解NFC的使用方法,NFC的应用范围也将随之扩大。

  UX的四个方向

  使用NFC的UX今后有四大方向,即“听”、“看”、“存储”、“共享”(图13)。其中,“听”这一功能已经通过上文提到的One-touch listening实现。有关“看”的功能虽然还未开始提供,不过通过触碰移动影像的方式也有望实现注)。另外,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都在不断地存储内容,“存储”功能就是通过触碰将这些内容转移到存储设备中。而将拍摄的内容转移到其他产品中、或与朋友“共享”的功能是“存储”功能的延伸。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使用案例,通过一触式UX实现这些功能至关重要。

图13:今后的方向

图13:今后的方向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听”、“看”、“存储”、“共享”四项功能,打算通过“ 一触式”操作实现这些功能。

  注)关于“看”和“存储”功能,在2013年1月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3 International CES”上也发布了相应产品。

  实现一触UX后,蓝牙、无线LAN及NFC等无线技术发挥“辅助”作用即可。用户需要做的只是通过触碰引导至目标操作,或者直接实现目标操作。索尼提供使用NFC的UX,就是想要实现这样的使用方式。

  在公司内部验证互连性

  索尼有一个名为NFC技术委员会的组织,笔者就是该委员会的推进委员长(图14)。我们的工作是制定NFC产品在本公司内的通信方式和连接步骤等规定,确认即将上市的产品是否与之一致。各业务部的技术负责人每两周会聚集到这里一次参加讨论。

图14:通过NFC技术委员会制定公司内的通用标准

图14:通过NFC技术委员会制定公司内的通用标准

  各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每两周碰一次头,围绕标准的制定和要解决的课题展开讨论。

  最后,图15汇总了抛开索尼这一框架,将NFC技术用于消费类产品市场时存在哪些可能性,可分为四类:(1)简单连接(2)个人化;(3)应用的下载、启动以及单点登录(SSO);(4)在任意设备欣赏内容。其中,(1)简单连接正如以上所讲,是通过触碰确立产品间的无线连接的使用方式。

图15:连接产品和服务的NFC

图15:连接产品和服务的NFC

  利用NFC,可以“一触式”连接家庭内的网络产品,以及产品与互联网服务,使简单、便利的用户体验拥有广阔的可能性。

  (2)个人化是指,通过触碰智能手机等,只显示面向该用户本人的服务和内容的使用方法。例如,家庭内的硬盘录像机中有全家人预约的内容,但通过触碰可以只显示自己录制的内容。

  (3)应用的下载、启动及单点登录立足于消费类产品与智能手机的联动更加紧密的未来。虽然消费类产品与智能手机的联动可以通过应用实现,但安装应用时,为用户指示“Google Play”上的相应下载画面比较困难。用智能手机触碰消费类产品时,如果能立即导向下载网站就方便多了。安装完成后,该应用立即启动。另外,使用某项服务时,通过NFC完成认证后,用户不必记住密码。

  (4)在任意设备欣赏内容,设想的目标是通过NFC在多种产品上使用内容。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购买电影文件后,通过视频流或下载观看。在这种情况下,购买的内容只能利用特定的设备播放。但是,由于已经购买了内容的视听权利,应该用任何设备都能播放才合理。因此,可以考虑用购买了视听权利的智能手机触碰电视或个人电脑,利用电视或个人电脑播放内容的使用方式。

  类似的服务有苹果的“iCloud”,不过iCloud只限于苹果的产品。NFC要实现的是能在业内任何产品上实现的服务。如果实现的话,除了用自家的设备外,在朋友家以及外出时入住的酒店应该也能观看购买的内容。

  仅凭索尼一己之力无法实现这样的世界,重要的是要与各类运营商展开讨论,思考这样做对用户有何益处,一步一步做出成绩。 (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

1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索尼[50篇]  NFC[1489篇]  用户体验[2篇]  

成功应用:索尼[1篇]  NFC[22篇]  用户体验[0篇]  

解决方案:索尼[0篇]  NFC[4篇]  用户体验[0篇]  


图片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