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制造 > 正文

基于C#的射频卡读写原理及实现

作者:张可可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 2012-03-23 09:09:54

摘要:介绍了射频卡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一套对射频卡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案,并采用C#语言编写了关键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射频卡[69篇]   读卡器[0篇]  定时器[0篇]   动态链接库[0篇]  

  射频卡又称非接触式IC卡,它将RFID和IC技术完美结合,使卡片能够在不需要电源及与读卡器不接触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目前射频卡已经广泛使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银行卡、企业一卡通系统等。由于射频卡具有使用人群的密集性以及使用时间不确定性的特点,就要求读卡器能够对射频卡进行实时准确的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线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通过特定的处理软件进行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回射频卡,从而实现计算机与射频卡信息的双向交互,满足人们特定的要求。本文通过定时器技术实现对射频卡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交互处理,利用定时器的定时触发功能实现对射频卡读写函数的全天候循环调用,减轻系统的负载、优化系统的进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持计算机和射频卡协同高效地工作。

  1 射频卡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本课题中射频卡采用业界广泛使用的由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M1卡,M1卡主要有射频天线和ASIC两部分组成,如图1[1].射频天线是由特制的磁感线圈绕制而成,用来接收读卡器发出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ASIC主要由高速射频RF接口、数据读写控制单元、存储工具EEPROM构成。当读卡器对射频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卡器会持续发出一组频率固定的电磁波,电磁波的频率与M1卡内置的LC谐振模块的谐振频率相同,从而造成LC谐振模块发生共振,使谐振电路的电容内产生电荷,这个电容通过特殊的传输装置单向传输到另外一个电容聚集起来。当积累的电荷电压达到2 V时,此电荷实际上可以作为一个电源向卡内的各种电路装置供电,从而实现读卡器对射频卡的读写操作。

  高速射频RF接口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接收通过LC谐振电路产生的电源电压以及谐振电路本身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数据读写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对射频接口传递的数据进行调制和解密并对数据按照特定的步骤与读卡器进行数据的交互处理。读卡器与计算机连接的串口初始化成功后,就开始在读卡器射频感应的工作范围内寻找射频卡[2].如果同时感应到多张射频卡,读卡器会启动反冲突机制控制模块选定其中的一张。选定要处理的卡之后,读写器就确定要访问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密码进行密码校验,在3次相互认证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密流进行通讯,对读卡器进行读写操作,操作成功后启动报警控制模块,提示操作成功,同时挂起该张卡。EEPROM是射频卡的存储单元,用来保存读卡器写入的信息。M1射频卡存储空间是8 KB.存储空间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分为4个块,每个块内存大小为16 B.64个块按物理排序命名,序号从0块一直到63块。其中0块保存的是射频卡的序列号,出厂时由厂家直接写入,不能更改。另外,每个扇区的第4块是该扇区的密码存储块,其中包括两套密码以及密码读取控制字节。其余3块是数据块,可以存储数据并进行相应数据操作[3],如图2所示。

12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非接触式Mifarel卡预付费智能水表设计

下一篇:基于ARM的非接触IC卡网络系统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射频卡[32篇]   读卡器[0篇]  定时器[0篇]   动态链接库[0篇]  

成功应用:射频卡[6篇]   读卡器[0篇]  定时器[0篇]   动态链接库[0篇]  

解决方案:射频卡[12篇]   读卡器[0篇]  定时器[0篇]   动态链接库[0篇]  


图片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