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零售 > 正文

基于RFID技术的零售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策略

作者:高锋 来源:RFID世界网 2009-03-16 16:24:06

摘要:首先介绍IW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与条码、IC卡的比较优势与RFID的系统组成,随后分析RFID技术零售业应用从幻想到理性的过程及零售业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共存的妊要性,最后分析RFID技术实施的三大策略。

关键词:RFID应用[99篇]  RFID[646篇]  零售业[7篇]  实施策略[0篇]  

  一、RFID简介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与IC卡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载体(称应答器)之中。然而,应答器的能量供应以及应答器与阅读器之间数据交换不是通过电流的触点接通而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这方面采用了无线电和雷达技术。射频识别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即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识别。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是条码、IC卡和射频卡技术。条码成本最低,适用于需求量大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如商品包装),但它较易磨损,数据不能更改,且数据存储量很小,采集速度和有效率都很有限;IC卡数据安全性好,数据存储量很大,但是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触点对腐朽和污染缺乏抵抗能力,容易损坏;射频卡(RFID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抗干扰能力很强,不受环境影响,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操作快捷方便。

  射频识别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另外还应包括天线、主机等。一般由应答器和阅读器两部分组成。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

  二.实施关键因素

  尽管RFID技术发展已逾三十年,但对于零售业,RFID技术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如图1所示,发展过程按不同时期应用方的认知情况分为技术启蒙期、技术幻想期、技术幻灭期和技术成熟期等四个时期,粗虚线表示了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发展中应用方期望值的变化过程,粗实线和细实线则分别反映了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和条形码技术应用的真实价值的变化过程,现就其中内容分析如下:

  1.从幻想到理性

  2003年,沃尔玛的RFID计划首先拉开了零售业对RFID技术应用的序幕,RFID技术在零售业应用的启蒙期开始;随后,其它诸多跨国零售商也都相继开展了RFID技术应用,如METRO,TESCO等,零售巨头们的RFID计划引发了零售业界、实施厂商和各类研究组织的高度关注,各方纷纷针对RFID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一时之间,零售业对应用RFID技术迅速解决企业存在的诸如成本、缺货、供应链合作等重大问题抱有强烈的期望,2004年带给零售商及其它关联商最高的技术应用期望值,而这种过高的期望就目前RFID技术本身或零售业的现状特点而言是不切实际的,成本、



图1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发展示意图

  标准、基础设施支持等因素制约着RFID技术应用的实际价值;2005年,随着各方应用过程出现的种种未曾预料的问题,如过高的成本、过于庞大的系统整合难题等,零售商进入了幻灭期,对应用的前景产生了疑惑,期望值随之降到最低点,如图中Garmer2005年新技术hype Cycle报告对RFID应用的标识,零售商和关联厂商开始反思技术应用的细节问题,反思的过程也是应用方RFID技术应用策略的调整过程,利用前期的经验教训,应用方逐渐掌握了RFID技术应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效益随之提升。技术应用进入了成熟期,企业可以明显发觉RFID技术应用带来的巨大的收益。2006年是个转折点,IDC公司预测:到2008年零售业将能普遍成功地将RFID技术应用于托盘、包装箱等物流单元上,而电子标签的价格也可能降至5美分,实现单品电子标签化的标签价格条件将得到满足。

  2.零售业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共存的必要性

  条形码技术从80年代开始在零售业应用以来,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不仅极大地减少了人工资料输入的复杂性,提高数据管理的准确性,而且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条形码技术不断出现,特别是二维条形码技术的出现使得条形码存入较多数据和增强数据保密性成为可能,不断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简化,庞大的条形码数据资源也成为了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门店的POS数据(销售时点数据)正成为零售企业分析销售商品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条形码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增加,因此,条形码技术的真实价值曲线呈上升形状。

  如前分析,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拥有众多条形码技术所无可比拟的优势,RFID技术的不断应用将带来企业潜在价值的不断提升,RFID技术应用的真实价值曲线也呈上升形状,特别是在技术幻灭期,未曾预料的困难使应用方对技术应用产生过分的悲观,期望值降到最低点,此时RFID技术应用的真实价值往往是高于期望值的,但是由于RFID技术引入零售业的时间很短,各企业的应用经验不足,加上包括软硬件、咨询、培训等高昂的实施成本使得近期技术应用效益不是很明显,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供应链有效合作的欠缺、企业间数据共享的不完善等因素也无形中制约着RFID技术应用价值的提高,短时期内RFID技术仍无法与在零售业应用二十余年的廉价实用条形码技术相抗衡,零售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近期内条形码技术与RFID技术共存具有必要性,可以将RFID技术首先应用于数量较少的托盘、包装箱等可回收或具有较高价值的物品上,而单品仍使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统一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图1中条形码真实价值线与RFID真实价值线的交汇点并不是RFID技术完全替代条形码的时刻,而只是表明随着RFID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RFID技术应用对仓储企业的贡献将在一个特定时刻超过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完全取代条形码技术则还有待于其它因素,如电子标签的价格、供应链RFID技术的应用状况等。

  三、实施策略与步骤

  国内零售商对RFID技术应用的熟悉程度、对实施成本的承受力以及企业IT基础设施都无法与国际连锁零售巨头相提并论,尤其是资金实力方面,2004年度,连锁零售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的净利润是10亿美元,而中国最大连锁零售商联华超市的净利润是2.16亿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华联超市的净利润则仅为3462.9万元,国内零售商与国际巨头的实力差距相当大,没有能力象沃尔玛、TF_SCO等公司那样直接投入巨额资金实施大范围的RFID技术应用。另外,中国国内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RFID技术应用所能带来的人工扫描成本的节约远不如国外连锁零售巨头RFID计划的预期收益明显。因此国内零售商对于RFID技术应用的认同及认知过程将比国外厂商更长,所遇困难也可能会更大。

  在企业逐渐理性的信息化投资背景下,为避免陷入由于资金投入过多、期望过高造成RFID技术应用项目的失败,进而导致企业坐失应用RFID技术改善业务管理的良机,国内零售商在导入RFID技术应用时可以采用“逐步推进”的基本原则,遵循“从小到大、先内后外、多阶段实施”的策略。在各应用阶段尽量选择能够解决迫切问题(如有效的物流运作)且可以充分利用己有系统(如条形码系统)功能的信息化方案。

  1.“从小到大”策略

  “从小到大”策略是指国内连锁商在导入RFID技术应用和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先确定小范围的研发基础,如关于托盘电子标签化的计划实施,然后再酝酿将RFID技术及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最后才是实施关于单品电子标签化的庞大工程。对于国内零售商的内部物流处理而言,如图2所示,“小”范围实施应该首先定位于托盘电子标签化,在对小范围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后,结合各阶段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根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实用性原则,逐步扩大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最终完成单品电子标签化实施。



图2电子标签适用范围示意图

  2.“先内后外”策略

  “先内后外”策略是指零售商作为零售供应链RFID技术应用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应首先在自身企业内部完成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企业内部可以是仓储中心,然后才将RFID系统的应用范围推广至供应链的其它合作方,要求合作方共同实施RFID技术计划。

  AMR Research公司曾预测:为了满足沃尔玛的要求,供应商实施RFID系统的总成本每年将增加913万美元。为了打消供应商对RFID技术应用投资失败的恐惧,零售商有必要首先利用自身RFID应用系统的成功部署来说服供应商参与到计划中。当然。在实施内部RFID技术应用同时,国内零售商仍然要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如可能需要供应商在产品出货到物流仓储中心时往电子标签中写入约定的数据,供应商仍然要承担部分与RFID应用相关成本,如购置读写器、标签和软件开发的费用,因此零售商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合作成本并采取适当的经济鼓励措施,如利用增加向供应商的定货量来鼓励供应商合作。

  3.多阶段实施”策略

  “多阶段实施”策略是指在零售企业每一次针对特定范围(如托盘电子标签化)的RFID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划分负责不同内容的实施阶段。一般分为“探讨”、“试用”、。评估”及“决策”等四阶段,如图3所示。

  (1)“探讨”阶段。“探讨”阶段是零售商收集相关资料识别特定范围内RFID技术应用需求的过程。“探讨”阶段必须识别什么对象参与RFID系统实施,是托盘还是单品等;自动识别在何处实施,是物流仓储中心还是门店或其它;了解其它关联案例中可借鉴的经验,如了解采用何种标签、何种开发平台或何种中间件、如何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改进以适应系统实施的需要。如果企业以往曾实施过其它RFID计划,则“探讨”阶段还应该研究已有案例的经验教训,确保系统实施过程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探讨”阶段还应该作出关于新试用RFID系统的可行性调研,从经济、技术、运营的角度确认系统实施的可行性。



图3实施RFID技术应用的“四阶段”过程

  (2)“试用”阶段。“试用”阶段是最复杂也是实践意义最明显的过程。根据“探讨”阶段产生的成果必须详细定义成特定范围内RFID系统的试用计划,计划包括定义特定范围内RFID技术实施后如何影响企业业务流程,提出业务流程改进方案;应对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研发过程作出定义,对有关硬件的选购、安装、运转及维护作出规定。试用计划定义后各负责部门则根据计划中的有关定义和环境要求分别进行业务流程的改进、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及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三项工作都完成后必须进行现实环境下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运行,测试相关各组成部分是否可以按照预定方案协调运行,如改进后的自动收货流程是否能正常运转等。测试通过后才能将系统真正投入实际运行,开始处理现实环境下的相关业务,并收集相应信息进行存储或及时反馈。

  (3)“评估”阶段。“评估”阶段包括“性能评估”和“成本费用效益评估”两方面内容,主要完成对试用运行中基于RH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评价。是“决策”阶段是否能够进行的基础,“评估”阶段在对收集到的体现RFID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作出系统可采用决定的同时,特别需要关注试用阶段中系统各组成部分报告的与预期偏离的数据,要对这类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确定发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系统相应部分的改善意见。

  *“性能评估”评估RFID系统实施后的效果,判断是否获得预期目标,如是否能够实现长期不间断的自动出入库运作、是否能够自动完成高频率的盘点统计作业、数据库能否满足存储大容量电子标签相关数据的需求、系统的对外查询支持与对外反馈支持能否正常运行等等内容。

  *“成本费用效益评估”可以是对试用RFID系统试用前整体实施成本是否符合预算的评估,特别是对于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全过程的成本核算;也可以是对系统试用后发生的费用增加或减少是否符合础如实施计划的预期目标进行的评估,如扫描人工费用的减少是否符合预期;还需要挖掘RFID系统实施后产生的潜在收益评估系统是否带来应有的投资收益,如降低了的缺货率。国内零售商的信息化建设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成本费用评估后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是否对RFID系统的再投入问题。

  (4)“决策”阶段。“决策”阶段需要根据第三阶段评估的结果作出将试用系统导入正式运行、进行改进、或取消正式实施的决策。当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试用完成预期目标后,试用系统即可正式部署,根据部署后的实际运行情况则可提出新系统需求,这些新需求可能是扩大RFID技术实施的范围,如从托盘电子标签化阶段增加到包装箱电子标签化阶段。当然作为零售商全新的课题,对RFID系统进行专门评估后可能发现系统整体运行与预期计划发生偏离的情况,这时有两种处理方案,可提出对系统组成部分进行改进的建议,此时将再次进入试用阶段,根据系统改进建议修改试用计划定义并按序重新完成其它步骤;也可能在PFID系统试用后发生严重偏离预期目标的情况下作出取消试用系统正式部署的决定。

  四、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RFID技术基本原理及优势的基础上,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系统分析了RFID技术在供应链企业中的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步骤展开研究。但文中主要考虑到了RFID技术的实施流程,而在具体实施RFID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财力支持。为保证砒皿的成功实施。企业各部门应具有合理的资金支配权利。其次,人力支持。RFID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动识别系统,其构建、集成以及今后的日常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最后,沟通协调。企业之间良好的协调和沟通对于RFID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这些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用低功耗RF芯片与超低功耗MCU组合构建有源、无源RFID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RFID应用[384篇]  RFID[3754篇]  零售业[25篇]  实施策略[0篇]  

成功应用:RFID应用[52篇]  RFID[322篇]  零售业[0篇]  实施策略[0篇]  

解决方案:RFID应用[31篇]  RFID[244篇]  零售业[1篇]  实施策略[0篇]  


图片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