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食品 > 正文

射频识(RFID)技木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作者:钱思佳 史占中 来源:RFID世界网 2008-01-21 16:25:31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前景、发展现状,提出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RFID技术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RFID[412篇]  食品安全管理[1篇]  应用[156篇]  发展对策[0篇]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通称RFID技术),其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适时、准确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从理论上说,使用RFID标签后,每件物品都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RFID技术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制造、交通、公共信息服务等各个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近年来,由于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将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因其特点发挥出很好的应用特性,通过其相应后台信息系统,达到对食品的安全管理。 

1全球RFID产业发展趋势 

1)全球RFID产业市场增长巨大。 
近年来,发达国家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国防等众多领域,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并将对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强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 

2006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27.1亿美元,2001~200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7%。全球著名的市场调查企业IDTechEx公司对RFID产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据其预测,2016年整个RFID市场的价值将从2006年的27.1亿美元攀升到262.3亿美元,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25.5%左右的水平。 
2)中国是未来RFID产业井喷式增长的主战场。 
根据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透露, 
2005年我国RFID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6.9亿元,2006年这一数字大幅增加接近60亿元。据行业专家估计,中国的RFID市场在今后的数年将稳步增长,到2011年时达到118.1亿美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RFID市场的发展从2005年末起开始提速,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物流、零售、工业、保健、中小企业及消费行业都是颇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根据IDTechEx预测,从2006~2016年期间,全球RFID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5% ,东亚地区的发展速度尤为可观,达到41.5% ,届时东亚地区RFID市场占有率将从2006年的l4.81%增加至2016年的近50% ,其中中国、韩国及日本将无疑是亚洲区的增长热点。根据权威调研机构IDC的数据预测,中国RFID的市场容量在2005~2009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5.5%。因此,在未来l0年内,中国将是RFID市场井喷式增长的主战场。 

2 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全球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销售商等都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食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准确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等要求使得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了发挥的空间。RFID技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迅速、准确地获取、传输和反馈信息的主要特点,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 

食品的供应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种植与养殖;加工;仓储与物流运输。但这简单的三个部分在现实社会中分工日益细化,食品从原材料到顾客食用这当中已包含十几项的中间环节。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食品加工中的各个环节,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问题不出差错,成为所有食品厂商、民众、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首要目标。 

将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首先能建立准确、完整的食品供应链信息。RFID技术凭借其无线传输特性与物品标识的惟一性和安全性,在标签上能覆盖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所有信息数据,完成了100%追溯食品来源的解决方案,可以回答消费者关于“食品从哪里来,中间处理环节是否完善”等问题,并给出详细可靠的答案。RFID的解决方案对每一件物品提供高效、详尽的控制,在从农场到消费者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创建一系列可靠的食品信息。至此,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成两大食品安全管理目标:食品安全“源头”追溯和食品供应链透明化管理。 

3 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现状 

1)RFID技术应用的具体方式。 
RFID技术的使用就像给食品制作一个户口本。食品户口本记录的内容包括食品的养殖/种植、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食品供应链各个阶段,针对原材料的来源或食品制造商或销售商作加工、仓储及销售的纪录,通过RFID标签能对食品及其情报资讯追究根源,从而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具体流程如下:① 在食品或原材料源头由公司加入RFID标签,写入食品或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产地、出产日期、储存方法及食用方法等;② 通过仓储、运输环节到达食品加工厂,标签中添加仓储和运输环节的信息;③ 加工厂完成食品加工,将原料和辅料的原始记录以及加工过程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④ 检疫局将检疫信息写入;⑤ 仓储、运输、分销、配送等物流环节信息写入;⑥ 到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快餐以及饭店,再将这一层信息写入实现跟踪链的最后环节。 

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RFID食品标签有两种方法实现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跟踪:一种是自下游往上游方向回朔的叫做追溯(Tracing或Trace Back),就是消费者从销售环节发现购买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层层向上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回朔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的召回。 

另一种是自上游往下游方向追踪的叫做追踪(Tracking或Trace Forward),从农场种植/养殖环节— — 加工环节— —运输环节— —销售环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 
2)发达国家的应用现状。 
在很多发达国家,是极其重视食品安全的,国际上已将RFID技术应用到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欧盟于1997年开始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肉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保持生产和监管的透明度及产品完整详尽的个体信息;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全国家畜识别系统”和管理机构,实施全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2001年起,日本建立“食品身份证制度”,即农产品履历制度,用来实现农产品产销履历的追踪。 

在国外,很多饲养场都已经运用RFID标签来全程监测禽畜动物的基本状况(如生长、健康、流通过程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全过程(种猪——饲养——屠宰——分割一一包装——运输——餐桌)严格控制的产业链,保证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放心肉食品。而被销售的猪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根据猪肉包装的标签来实现全程追踪和监管。 

3)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者已经经历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如“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多宝鱼”、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四川“猪链球菌”、“瘦肉精”中毒、禽流感等等,不仅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危害。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食品安全是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安全问题。但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寥寥无几,国内食品行业的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 

在国家农业部948项目“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课题中,RFID技术应用于畜牧业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全面引入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和质量监管措施,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跟踪与可追溯体系,从而达到科学的全程化饲养监控、安全化生产监控、市场化可追溯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目标。2006年9月底,带有RFID标签的第一批“金卡猪”在成都上市,市场反映十分积极。2007年2月我国又完成了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基于RFID的生猪与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的应用,并且在全国各大省市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北京等地加速示范推广进程,这标志着我国肉类食品的全程质量和安全追溯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应用的成功与推广,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北京和上海将利用RFID技术实施奥运/世博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建立奥运/世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服务于“安全奥运/世博”,同时将应用成果推广到整个农产品生产行业中。其中北京将于2007年8月首次启用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届时将确定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等l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追溯系统将覆盖北京市1 50个蔬菜、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 

4 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风险 

1)RFID产品成本偏高。 
对RFID的应用来说,成本仍然是首要的问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委员,资深专家雷震洲认为,RFID要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长期发展,必须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大规模应用。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将要求单件产品不论蔬菜鸡蛋猪肉都要贴有RFID标签,而同时对于整个食品供应链环节上的企业都要配有RFID读写器和天线设备。从全国食品销售市场的规模来看,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将带动大规模的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设备的需求,然而同时大规模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这就是阻碍RFID技术大规模爆发式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2)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 
RFID技术的应用,这必定会增加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等设备的投入成本,同时数据信息的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和交通环节的效率,也可以在销售上提高食品售价,从而获得收益。因此从上游的生产加工厂商、中间环节的运输、仓储企业、到下游的销售终端,整个食品供应链上如何进行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将是企业应用RFID技术的主要顾虑之一。 
3)缺乏统一标准。 
食品供应涉及面很广,从原产地到加工、包装环节、检验检疫甚至餐厅等,如果RFID标签采用的编码系统不统一,或者是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频段不统一,就会造成信息读写、查询、跟踪及追溯的不便,甚至可能无法实现RFID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乏全国RFID技术应用的统一标准,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形成障碍,也使得市场上食品的安全标准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辨别能力的削弱以及对应用RFID技术标识的食品安全不信任。 
4)信息诚信风险。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记录了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消费者也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食品的安全信息。然而,在整个供应链上,如果在种植和养殖;加工;检疫;仓储和物流等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诚信危机:个别厂商追逐短期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那么RFID标签所记录的数据便毫无意义,其标志的安全食品也无法令消费者信服。 

5 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应用的发展对策 

综观世界各国发展RFID产业的经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重大的RFID应用项目都是在政府支持的背景下得以顺利展开并推广。我国在2006年6月推出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中明确表示,我国的RFID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企业为主,政府推动,构建产业联盟,形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RFID产业链;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群力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RFID产业整体水平 。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是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安全问题。通过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各个环节采用RFID技术,可以整合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利益互补的食品供应链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因此,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中需要我国政府、行业、企业、研发机构间的大力协同和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RFID关键技术攻关。 
降低RFID标签成本和RFID技术在各种不同类型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方案都是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应用中急需攻关的关键技术。随着RFID标签成本的降低,政府以技术、人才、资金或政策等方式支持扩大应用项目的规模,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跨省跨部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议国家从政策和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各种RFID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扶持RFID技术自主创新,并力争使我国整体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加强政府教育职能,积极推广示范项目。 
对肉类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管理,是当今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我国生猪和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肉类食品的全程质量和安全追溯管理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政府应积极推广这些项目成果的实施应用,这对于加强我国肉类食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生猪和肉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肉类食品推广到其它食品的应用方面,不仅可以加快其它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进程,同时可以为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包括经济收益、成本分摊、利益分配和操作流程等,使得企业由于顾虑采用RFID技术而带来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得以消除,促进RFID技术的应用。政府积极推广示范项目并加强成功经验的教育效应,对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统一编码标准,食品供应链上环环相扣。 
当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录入产品信息的编码体系或使用的频段不统一就会造成最终消费者读取信息的失败或不完整,同时也增加了下游企业对不同频段不同编码体系的RFID标签阅读器的需求,使得食品安全管理项目不经济,信息的录入和读取不便利,最终导致RFID技术应用的失败。因此由政府牵头,组织行业协会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编码体系。另外行业协会的成立应有助于加强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录入信息的完整统一。 
4)搭建中间应用平台,解决诚信危机。 
目前,我国多数食品的生产经营采用单户经营形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在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之间联系松散,这都为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造成了阻碍。为此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急需建立完善的中间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应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委和行业领头企业共同搭建,提供的服务包括:对养殖/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预警;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确保企业录入信息的可靠性;对食品安全问题执行追溯以及制定相关惩处措施等。通过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来解决RFID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诚信危机,使食品安全管理更安全。 

6结语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着一些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目前,食品跟踪与追溯的研究已经悄然起步,农产品实施“从农场到餐桌”供应链全程跟踪与追溯已经成为一种目标,被消费者所期待。有关部门和企业也在积极努力推进其发展,以解决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的今天,RFID以其相比于其他识别技术的特殊性: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阅读距离远、穿透能力强、阅读芳香性强、智能化强、标签寿命长、信息处理量大且准确等优点,成为了应用于食品安全供应链的首选。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服务项目,虽然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的全程可追踪供应链尚未完全形成,但随着我国肉类食品的全程质量和安全追溯管理项目的成功和推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和完善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研发核心技术,集中攻关,最终将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管理解方案,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K.FINKENZELLER.RFID—Handbook.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in contactless smart cards and identification(2nd Edition)[M]England:John Wiley& Sons.2003. 
[2]范红梅.RFID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浙江大学.2006,5,1—2. 
[3]IDTechEx.RFID Forecasts,players and opportunities 2006 to 20 1 6[R].IDTechEx,LTD.2006.1.2—4. 
[4]王云争,王明磊.自动识别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集成与应用综述[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06(2):45—48. 
[5]科技部.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R].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2006,16
1

 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联系编辑 分享到:网易新浪腾讯人人开心网豆瓣MSN


最新评论(加载最新评论):


上一篇:Mifarel射频卡在预付费电能表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数据网格的RFID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研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新闻中心:RFID[2407篇]  食品安全管理[0篇]  应用[506篇]  发展对策[0篇]  

成功应用:RFID[162篇]  食品安全管理[0篇]  应用[42篇]  发展对策[0篇]  

解决方案:RFID[139篇]  食品安全管理[0篇]  应用[22篇]  发展对策[0篇]  


图片文章: